公司介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州海珠校区正门)  

 

 

    (广州花都校区正门)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创建于1955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学校代码:14278。

    学校现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与地方政府共建5所附属学校和2个教育实验区。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51号;花都校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西30号。

    学校设有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院(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开设3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教职工788人,其中专任教师54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96人,占教师总数的36.1%;具有硕、博士学位的476人,占教师总数的87.7%。全校先后有30多人次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等荣誉称号。有国家督学1人(第九届)、省督学顾问2人、省督学4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专家组成员1人;“国培”计划国家专家库专家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受聘其他大学硕士生导师8人。

    学校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已任,以“进德修业 为人师表”为校训。坚持“民主与科学并重、人文与自然统一”的办学理念,秉承“追求真理、关注民生、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学为君子,兼善天下”,着力培养“人格健全、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589项;本科毕业生初次与年终就业率均超过全省本科院校平均水平。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教师以科研促教学。“十二五”期间,全校获得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立项国家级17项、省部级163项;发表学术论文1576篇,年增长约28%;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同时产出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教师以课堂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等形式将其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以科研促教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连续四届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期刊)”。
   学校主动服务广东省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一直承担着基础教育教师、校(园)长的培训任务,与地方政府共建附属学校和教育实验区,创新了合作共建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学校是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基地,广东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6个省级机构设在我校,承办广东省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项目。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校地对接、院校合作、协同育人资源,为学生培养提供了精准的需求导向、实时的实践问题和丰富的专业资源。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与英国桑德兰大学、纽曼大学、印尼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等10多个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或姐妹学校协议书、合作备忘录,同时开展了“3+1”和“3+1+1”联合培养模式,拓展了具有国际视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