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监理师
设备监理师对投资机会的研究是什么?
关注:35046  答案:1  悬赏:40
离问题结束还有
  • 待解决
  • 2017-09-30 09:37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    我来回答
全部回答
  • 1楼
  • 2017-09-30 09:59
一)机会研究 对投资机会的研究,是一系列有关投资活动的起点,其目的是对政治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寻找投资机会,鉴别投资方向,为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础。机会研究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对投资环境的客观分析;对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的分析;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条件的分析。 (二)初步可行性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在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方案的技术、经济条件进一步论证,对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位于机会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的中间阶段,其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似,区别仅在于获得资料的详细程度和对各项目方案讨论的深度不同。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项目有关的资料、数据的调查研究,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工程、环境等进行最终论证和分析预测,从而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可行性意见,为项目决策审定提供全面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市场预测 2.资源条件评价 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研究 4.场址选择 5.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6.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7.环境影响评价 8.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9.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项目实施进度 11.投资估算 12.融资方案 13.财务评价 14.国民经济评价 15.社会评价 16.风险评价 17.研究结论与建议 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A.市场预测 B.原材料燃料供应 C.财务评价 D.研究结论与建议 E.质量成本的分析 答案:ABCD 分析: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市场预测;2.资源条件评价;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研究;4.场址选择;5.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6.原材料燃料供应;7.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8.环境影响评价;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1.项目实施进度;12.投资估算;13.融资方案;14.财务评价;15.国民经济评价;16.社会评价;17.风险评价;18.研究结论与建议。 投资估算的编制和审查 (一)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设备投资估算的方法很多,包括资金周转率法、生产能力指数法、功能单元法和指标估算法等,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项目阶段和不同的投资估算,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设备工程投资估算方法。 1.资金周转率法 这种方法是用资金周转率来推测投资额的一种简单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资金周转率=年销售额/总投资=产品的年销售量×产品单价/总投资 总投资额=产品的年产量×产品单价/资金周转率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计算速度快,但精确度较低,适用于规划阶段或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 2.生产能力指数法 生产能力指数法是估算生产装置投资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已建成的、性质类似的建设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和生产能力以及拟建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估算投资额。计算公式为: C2=C1 (A2/A1 )n*f 式中:C1————已建成类似工程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C2————拟建工程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A1————已建成类似工程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 A2——拟建工程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n——生产能力指数,n≤1。 若拟建项目或装置与类似项项目或装置的规模差不大,生产规模比值在0.5~2之间,则指数n的取值近似为1。 若拟建项目或装置与类似项目或装置的规模差距在50倍之内,且拟建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格来达到时,则n取值为0.6—0.7;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来达到时,n取值为0.8—0.9。 3.功能单元法 为完成某一工艺操作所用的全套设备,称作“功能单元”。 采用功能单元法估算投资时,首先要根据有关数据和图表,估计出每个功能单元的费用, 然后据此求得整个装置的投资,即: I=∑I1×N 式中:I——整个装置的总投资; I1——每个功能单元的投资; N——功能单元数。 4.指标估算法 指标估算法是依据国家或行业、地方的定额指标和取费标准以及设备和材料价格等来估算初始投资。 例:资金周转率等于(  )。 A.资金周转率=产品的月销售量×产品单价/总投资 B.资金周转率=年销售额/总投资 C.资金周转率=月销售额/总投资 D.资金周转率=产品的年销售量×产品单价 答案: B 分析:资金周转率=年销售额/总投资=产品的年销售量×产品单价/总投资 (二)投资估算的审查 投资估算的审查是设备监理工程师在投资控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投资估算的审查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审查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审查和分析投资估算所采用资料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适用性 3.审查投资估算的编制内容 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 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由设备购置费和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组成,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积极部分。 (一)设备购置费的构成 1.设备购置费的内容 设备购置费是指为设备工程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费用。其中固定资产标准是指: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国家或部门规定的限额以上。 设备购置费由设备制造费用、采购与储运费用构成。 设备购置费=设备制造费用+设备采购与储运费用 上式中,设备制造费用是指国产设备或进口设备的原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设备制造消耗的主要材料费; ②加工费; ③设备制造消耗的辅助材料费; ④专用工具费; ⑤废品损失费; ⑥外购配套件费; ⑦包装费; ⑧设备设计费; ⑨利润; ⑩增值税。 设备采购与储运费用包括除设备原价之外的关于设备采购、运输、包装、储藏及仓库保管等方面费用的总和。 2.国产设备原价 国产设备原价一般指的是设备制造厂的交货价,即出厂价或订货合同价。国产设备原价分为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和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 (1)国产标准设备原价 国产标准设备是指按照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图纸和技术要求,由我国设备生产厂批量生产的、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的设备。有的国产标准设备原价有两种,即带有备件的原价和不带有备件的原价. (2)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 国产非标准设备是指国家尚无定型标准,各设备生产厂不可能在工艺过程中采用批量生产,只能按一次订货,根据具体的设计图纸制造的设备。 非标准设备原价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成本计算估价法、系统设备插入估价法、分部组合估价法、定额估价法等。 3.进口设备原价 进口设备的原价是指进口设备的抵岸价,即设备抵达我国边境港口或车站且缴完关税后形成的价格。 (1)进口设备交货价类别 进口设备的交货价按照其交货类别可以分为三类,即内陆交货价、装运港交货价、目的地交货价。 1)内陆交货价 内陆交货价是指陆地接壤国供需双方之间约定交货地点确定的交货价。 内陆交货价又分为铁路交货价、公路交货价和制造厂交货价三种。 制造厂交货价(EXW),即约定在出口国制造厂交货的交货价。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采用EXW交货价成交时,卖方的基本责任是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置于买方的处置之下。卖方承担的风险随着交货义务的完成而转移给买方。买方负责将货物装入运输工具,并将货物从交货地点运至最终目的地,承担其间的全部风险,责任和费用,包括货物出境和入境的手续及有关费用。 2)装运港交货价 装运港交货价是指约定在出口国的装运港交货的交货价,主要包括离岸价、到岸价和“成本加运费”交货价。 离岸价(FOB),即在装运港船上交货的交货价。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采用FOB交货价时,卖方承担的基本义务是在合同规定的转运港和装运期限内,将货物装入买方指派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越过船舷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买方要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并将船期、船名及时通知卖方。 到岸价(CIF),即包括海运费、运输保险费在内的装运港交货价。采用CIF交货价时,卖方的基本义务是负责按照通常的条件租船订舱、支付到目的港的运费,并在规定的装运港和装运期内将货物装上船,并及时通知买方。此外,卖方还要负责办理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海运货物保险。按照CIF条件成交时,卖方是在装运港完成交货义务,并不保证货物安全抵达目的港。卖方承担的风险仅限于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全部由买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之后,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通常运费,保险费以外的费用由买方负担。另外,买方还需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文件,办理进口手续,并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货款。 “成本加运费”交货价(CFR),即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后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 例5、到岸价(CIF),即包括(  )、运输保险费在内的装运港交货价。 A.陆运费 B.空运费 C.海运费 D.混合运费 E.厂内二次运费 答案: ABC D 分析:到岸价(CIF),即包括海运费、运输保险费在内的装运港交货价。 3)目的地交货价 目的地交货价是指约定在进口国指定目的地交货的交货价,主要包括未完税交货价、完税后交货价、目的港船上交货价和目的港码头交货价等。 未完税交货价(DDU),要求卖方承担义务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目的地,实际交给买方,由买方负担进口的结关手续和关税,适用于自由贸易区及订有关税同盟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 完税后交货价(DDP),要求卖方负责将货物按照规定的时间运到进口国的指定目的地,把货物实际交给买方处置,才算完成交货。 目的港船上交货价(DES),要求在指定的目的港,货物在船上交给买方处置,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即完成交货。 目的港码头交货价(DEQ),要求卖方在指定的目的港码头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不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